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成语故事 成语故事
成语典故的词语有哪些-成语典故的诗句
tamoadmin 2024-10-29 人已围观
简介典故是一个汉语词汇,一指典制和掌故;二指诗文中引用的古代故事和有来历的词语;三指具有教育意义且大众耳熟能详的公认的人物、事件。以下是我精心整理的成语典故(精选10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成语典故 篇1 百发百中 成语:百发百中 拼音:bǎi fā bǎi zhòng 解释:形容射箭或打枪准确,每次都命中目标。也比喻做事有充分把握。 成语故事: 这故事记载在
典故是一个汉语词汇,一指典制和掌故;二指诗文中引用的古代故事和有来历的词语;三指具有教育意义且大众耳熟能详的公认的人物、事件。以下是我精心整理的成语典故(精选10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成语典故 篇1百发百中
成语:百发百中
拼音:bǎi fā bǎi zhòng
解释:形容射箭或打枪准确,每次都命中目标。也比喻做事有充分把握。
成语故事:
这故事记载在“史记”这本书中。战国时代,楚国有一个对射箭很精明的人,叫做养由基。
养由基小就精通射箭,能够在一百步远的距离,命中那些只有三、四公分宽度的柳叶,同时,只要旁人指明想射中哪一片柳叶,他都能够很快的把箭射出,而且没有射不中的。因此,人人都夸赞他的箭法,有的人说“百步穿杨”,也有的人说“百发百中”,都是用来形容他射箭的绝技。它的意思是在称赞别人做事要有绝对的把握,有时分析事情,对将来的发展也一如所料。
虽然现代的人们,已经很少人再对射箭会发生兴趣,但是“百发百中”这句成语,可以用在不只是箭术一件事情上,很多事情都可以引用。
例如,喜欢玩箭的人,他的射击技术很高明,他拔出箭,并不需要花时间瞄准,就可以在射程的距离内准确的命中目标,这样,我们就可以说这个人的射击术“百发百中”。
又譬如说某人对事物的发展,因为观察很仔细,并且了解它的规律,推断很正确,我们这个时候,也可以说他是“百发百中”。
成语典故 篇2不舞之鹤
拼音bù wǔ zhī hè
解释:舞:舞蹈。不舞蹈的鹤。比喻名不副实的人。也用来讥讽人无能。
出自: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排调》:“昔羊叔子有窑主善舞,尝向客称之。客试使驱来,氃氋而不肯舞。”
示例:方宰淄时,松裁弱冠,过蒙器许,而驽钝不才,竟以~为羊公辱。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折狱》
近义词:无能之辈
语法:偏正式;作主语、宾语;用来讥讽人无能
成语典故 篇3出人头地
苏轼小时候,天资聪颖,由于书读得多,字也认得多,再加上文章写得好,因而受到人们的称赞。在一片赞扬声中,苏轼不免有些飘飘然。
有一天,便在自己书房门上手书一联,以显示自己的才华,联文是:读尽人间书,识遍天下字。对联贴出之后,有一位老者专程来到苏家,向苏轼“求教”,请苏轼认一认他带来的书,书上全是写着周朝时史籀创制的字。苏轼开始满不在乎,非常得意,可是接过书一看,书上的字一个也不认识,这对骄傲自满的苏轼是当头一棒,他顿时面红耳赤,只好向老者道歉。老者也没说什么,便含笑而去。苏轼这时才感到自己太骄傲了,于是将书房门前对联的上下联前各添了两个字,使思想境界为之升华,一幅具有远大抱负的对联展现在人们的眼前:“立志读尽天下书,发愤识遍天下字。”
此后,苏轼发奋读书。二十岁的时候,已学得博古通今,便和弟弟苏辙一起参加了京城的考试。当年的主考官是翰林学士欧阳修。欧阳修对当时文坛崇尚诡怪奇涩的文风很是反感,一律不加录取。当他看到一篇《刑赏忠厚论》时,十分高兴,便准备取为第一。由于试卷是密封的,欧阳修并不知道那文章是谁写的。他想了想,觉得能写出这样的文章的人,除了他的弟子曾巩之外,可能不会有别人了。为了避嫌,欧阳修就把苏轼的卷子判为第二。等到发榜公布的时候,欧阳修才知道写那篇好文章的人不是曾巩,而是个叫苏轼的年轻人,心里便有些过意不去。
成语典故 篇4当务之急
有一次,孟子的弟子问起,现在要知道和要去干的事情很多,究竟应该先知道和干些什么。孟子回答说:“有智慧的人无所不知,但要知道当前应该做的'事中最急需要办的事,而不要面面俱到。比如仁德是人们无所不爱的,但应先爱亲人和贤者。又比如古代的圣主尧和舜,尚且不能认识所有的事物,因为他们必须急于抽当前最重要的事情。尧舜的仁德也不是爱一切人,因为他们急于爱的是亲人和贤人。”接着,孟子又从反面来回答这个问题:“父母了,不去服三年的丧期,却对服三个月、五个月丧期的礼节很讲究;在长者面前用餐没有礼貌地狼吞虎咽,咕哆咕哆地喝汤,却去讲什么不能用牙齿咬断干肉等等,这就是舍本逐末,不知道当前最需要知道和干的是什么。”
出处先秦·孟轲《孟子·尽心上》:“知者无不知也,当务之为急; 仁者无不爱也,急亲贤之为务。”
释读孟于曰:“知者无不知也,当务之急,仁者无不爱也,急亲贤之为务。释义意思是指当前应该做的事情中最急需办的事。
成语典故 篇5人面桃花
唐诗人崔护,资质甚美,清明独游长安南庄,至一村户,见花木丛萃,寂无人声。因渴极,叩门求浆。良久始有一女子应门,捧杯水让坐。女子独倚庭前桃花斜河,姿态楚楚动人;凝睇相对,似有无限深情。
崔护以言挑之,不应。彼此注目久之。崔辞行,女子送至门,如不胜情而入。次年清明,崔护追忆此事,情不可邂,又往探访,唯见门院如故,扁锁无人。
惆怅之余,乃题诗于门扉曰:“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后代诗文中常以“人面桃花”喻男子邂逅一女子,来后不复再见的惆怅心情。
成语典故 篇6三国时的曹操是当时的一代枭雄。他叱咤风云,挟天子以令诸侯,纵横天下三十余年,才削平群雄,统一了北方,进爵为魏王。
曹操晚年,患有严重的头疼病,且经常发作。他头疼病发作的时候,头痛得像要裂开来一样。虽经宫中太医无数次诊疗,但毫不见效。后来他把名医华佗请来诊治,华佗认为曹操的病灶在大脑,需打开脑壳,取出病灶,才能治愈。曹操认为华佗想谋害他,竟下令将华佗杀。
华佗后,曹操的头疼病无人能医,病情一天比一天严重起来。临终之前,他把曹洪、司马懿等召到病床前,嘱咐将长子曹丕立为继承者,又把自己的侍妾都叫来,吩咐近侍把平日所藏的名香分赐给她们,并嘱咐她们说:“我了以后,你们要勤习女红,学会做丝鞋的本领,以便将来生活困难的时候,可以卖了自给自足,维持起码的生计。”
诸侍妾都泪流满面,哭着答应。
曹操又留下遗言,把众多侍妾全部迁往铜雀台居住,让她们每天在台中设祭。他又怕自己后有人盗掘他的坟墓,吩咐在彰德府讲武城外,设立七十二处疑冢。曹操一一嘱咐完毕,长叹一声,气绝而。
后来,“分香卖履”这个典故,用来形容一个人临前对妻儿的留恋、关爱。
成语典故 篇7南朝的最后一个朝代陈朝,政事混乱。陈后主不务政事,沉醉于声色犬马之中。
太子舍人徐德言,娶陈后主之妹乐昌公主为妻,公主姿色绝佳,世间罕有。徐德言知道陈王朝不会长久,社会不可避免,也深为妻子的命运担忧,于是对妻子说:
“以你的美貌,国亡后你一定会被权贵之家占有,我们夫妻情分难以保留。如果我们之间情缘未了,就应该有机会相见,见面时须有一信物。”
于是,徐德言将一面铜镜破为两半,夫妇各执一半,约定以后每年正月十五将破镜拿到都市去卖,只要一方看到破镜,就设法寻找。
果然,陈被隋灭后,徐德言夫妇离散,其妻被越公杨素征入府巾,宠爱有加。徐德言历经千辛万苦,跋涉到京城,正月十五日到集市之上,就有一仆人高价出卖破镜。德言将仆人领至他的住处,讲述缘由,将自己所藏半面破镜合于一处,并在上面题诗一首。
仆人将镜拿回,陈氏见诗后伤心不已,悲泣不食。杨素弄清事情原委,也有些感慨,于是召来德言,将陈氏归还给他,夫妻二人终于团圆,返回江南,共度余生。
后来,“乐昌破镜”这一典故,用来形容夫妻离散或分离后又团圆。
成语典故 篇8帝尧是我国上古时代的部落联盟首领。这一年,中原连遭水灾,帝尧为此而感到忧心如焚。他感到自己无力治理天下,便想把自己的帝位禅让给有才能的贤德之士。于是,他向自己的老师尹寿请教,请尹寿举荐贤人。
尹寿向帝尧举荐了许由等人,于是,帝尧派人四处去寻找他们,可过了好长时间,却一个也没有找到。
又过了一段时间,帝尧终于打听到许由隐居在箕山,就派使者带着玉玺来到箕山找到许由,对他说:“我们大王听说你的贤名,我拿来帝王的玉玺,要把天下禅让给你,请你不要推辞。”
许由听了,长长叹了口气说:“一个人立下了志向,就会坚如磐石,不可动摇。我志不在天下,而在山水之中。饿了,就上山采些果子充饥,渴了,就捧几口河水喝。我这样悠然自得,在这清幽的环境中修身养性,真是其乐无穷。哪里想求得什么官职呢?现在你们大王竟想把天下禅让给我,我怎么会接受呢?”
使者听了,知道许由这样的隐士是决不肯接受禅让的,就回人向帝尧禀告。帝尧听了,也只得算了,以后再另择贤人禅让。
而许由等使者走后,独自翻过后山,不觉来到山下的颍水边上,自言自语地说:“水清如此,而我偏要受这股浊气,听这种浊话,我的两耳,不免污浊了。不如用这清水来洗它一洗吧!”
于是,许由走近水边,俯身用清水来灌洗两耳。
后来,“许由洗耳”这一典故,用来形容以接触尘俗的东西为耻辱,心性旷达于名利之外。
成语典故 篇9汉武帝与宠妃丽娟一起赏花。
花园中,蔷薇花蓓蕾初绽,在微风中轻轻摆动,似乎是在羞涩、多情地笑着。
“你看,花在笑呢!”汉武帝说。
丽娟问汉武帝:“花笑,固然是好看的。但难道能比美人的笑还要好看吗?"汉武帝说:“花的笑容、当然胜过美人的笑容。”
丽娟听了,开玩笑地说:“那么,这花的笑容,也是可以用钱来买的吗?”
“当然可以。”汉武帝轻松地答道。
丽娟听了汉武帝的话,立即让侍者取来黄金一百斤,作为买笑的钱,让汉武帝高兴了一天。
后来,“一笑千金”这一典故,用来形容美女之笑,或用以比喻买笑追欢。
成语典故 篇10谈言微中这个成语来源于《史记·滑稽列传》。
优旃是秦国一个善于歌舞的人。他身材矮小,很会说笑话,但所说的笑话中往往包含着大道理,所以秦始皇常要他在身旁侍奉。
一天,秦始皇让百官到宫中来喝酒。正好天下大雨,执着盾牌站立在殿前的侍从全身被雨打湿,冷得瑟瑟发抖,却不敢擅离岗位。优旃见他们这副模样,非常同情,便走到他们跟前轻声问道:“你们想休息一下吗?”
侍从们马上回答说很想休息。于是优旃对他们说:“等一会我呼唤你们,你们马上说‘有’。”
优旃说罢,上殿人席。不一会儿,群臣齐声高呼万岁,向秦始皇敬酒。优旗迅速走到殿前的宫廊边,高声喊道:“侍从人员!”
侍从们听到优旗呼唤,马上答应“有”。接着他与侍从们开玩笑地说:“看你们个个长得高高大大,可又有什么好处呢?还不是站在那挨雨淋。我人虽然长得矮小,福气却比你们大,可以在屋里休息。”
优旃说的话引起了秦始皇的注意,他发现侍从们在雨中又湿又冷,便命他们一半侍立,一半休息,轮换更替。
有一次,优旃陪同秦始皇游览皇家花园。游着游着,秦始皇突然对优麻说··“这花园太小了,我想扩大。它的范围是东起函谷关,西至陈仓。”
优旃听了马上说:“对了,这样可以多养些禽兽在里面,如果有敌人来犯,命令鹿用它的角去顶撞敌人,那就足够了。”
秦始皇一听,觉得自己的想法不大实际,便放弃这个设想。
司马迁在《史记》中认为,优旃的话是“谈言微中”的,这些隐微而切中要害的话有助于治理天下。
含典故的四字成语
1. 描写成语故事的四字词语有哪些
望梅止渴,愚公移山,守株待兔,负荆请罪,
大禹治水,覆水难收 · 赴汤蹈火 · 分庭抗礼 ·
防微杜渐 负隅顽抗 · 负重致远 · 管鲍之交 ·
· 感恩图报 · 过河拆桥 · 刮目相看 · 瓜田李下
· 高枕无忧 · 各自为政 · 华而不实 · 好好先生
· 狐假虎威 · 汗流浃背 · 后来居上 · 合浦珠还
· 后起之秀 · 后生可畏 · 火树银花 · 坚壁清野
· 间不容发 · 井底之蛙 · 鸡口牛后 · 江郎才尽
· 见猎心喜 · 鸡鸣狗盗 · 九牛一毛 · 胶漆相投
· 举一反三 · 开诚布公 · 空洞无物 · 沆瀣—气
· 克己奉公 · 开卷有益 · 侃侃而谈 · 口蜜腹剑
· 开门揖盗 · 空前绝后 · 克勤克俭 · 旷日持久
2. 出自成语典故的四字词语负荆请罪、毛遂自荐、退避三舍、围魏救赵、完璧归赵
一、负荆请罪
白话释义:指主动向对方赔礼认错,请求对方责罚。
朝代:西汉
作者:司马迁
出处:《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故事:战国时赵国大将廉颇跟大臣蔺相如不和。后来他认识到了这样对国家不利,便脱了上衣,背着荆条去向蔺相如谢罪,说:我是个粗野卑贱的人,想不到将军您是如此的宽厚啊!
二、毛遂自荐
白话释义:”比喻自己推荐自己。
朝代:西汉
作者:司马迁
出处:《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
故事:有一个叫毛遂的人走上前来,向平原君自我推荐说:“听说先生将要到楚国去签订盟约,约定与门客二十人一同前往,而且不到外边去寻找。可是还少一个人,希望先生就以毛遂凑足人数出发吧!“
三、退避三舍
白话释义:比喻对人让步,不与相争。
朝代:春秋
作者:左丘明
出处:《左传·僖公二十三年》
故事:战国时晋国国君重耳在与楚军交战中;在中原相遇,信守当年立下的诺言开战前先退军九十里(一舍等于三十公里)。”
四、围魏救赵
白话释义:指袭击敌人的后方以迫使进攻之敌撤退的战术。
朝代:明
作者:施耐庵
出处:《史记·孙子吴起列传》
故事:战国时齐军用围攻魏国的方法,迫使魏国撤回攻赵部队而使赵国得救。袭击敌人后方的据点以迫使进攻之敌撤退的战术就叫做“围魏救赵”
五、完璧归赵
白话释义:比喻原物完整无损地归还本人。
朝代:西汉
作者:司马迁
出处:《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故事:蔺相如带着珠宝离开秦国攻取城池换;见秦王有诈;就靠着大智慧勇敢;最终达到使宝玉完好回到赵国。”
3. 出自成语典故的四字词语战国:完璧归赵(蔺相如) 围魏救赵(孙膑) 退避三舍(重耳) 毛遂自荐(毛遂)
负荆请罪(廉颇) 纸上谈兵(赵括)一鼓作气(曹刿)千金买骨(郭隗)
讳疾忌医(蔡桓公)卧薪尝胆(勾践)杀妻求将(吴起)惊弓之鸟(更羸)
高山流水(俞伯牙、钟子期)
秦 :一字千金(吕不韦)指鹿为马(赵高)焚书坑儒(秦始皇)穷图匕见(荆轲)
悬梁刺股(苏秦、孙敬)
汉 :一饭千金(韩信)四面楚歌(项羽)约法三章(刘邦)孺子可教(张良)
背水一战(韩信)破釜沉舟(项羽)手不释卷(刘秀)金屋藏娇(刘彻)
暗渡陈仓(韩信)十面埋伏(项羽)投笔从戎(班超)马革裹尸(马援)
多多益善(韩信)老当益壮(马援)萧规曹随(萧何、曹参)
无颜见江东父老(项羽)
三国:鞠躬尽瘁(诸葛亮)三顾茅庐(刘备)煮豆燃萁(曹植)刮目相看(吕蒙)
初出茅庐(诸葛亮)乐不思蜀(刘禅)七步成诗(曹植)言过其实(马谡)
七擒七纵(诸葛亮)宝刀不老(黄忠)才高八斗(曹植)一身是胆(赵云)
封金挂印(关羽) 单刀赴会(关羽)望梅止渴(曹操)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周瑜、诸葛亮)
晋: 入木三分(王羲之)闻鸡起舞(祖逖)东山再起(谢安)洛阳纸贵(左思)
草木皆兵(苻坚) 凿壁偷光(匡衡)狗尾续貂(司马伦)
南北朝:画龙点睛(张僧繇)江郎才尽(江淹)
宋: 精忠报国(岳飞)东窗事发(秦桧)胸有成竹(文与可) 检举
4. 历史故事四字成语大全背水一战(韩信)完壁归赵(蔺相如)负荆请罪(廉颇)望梅止渴(曹操)四面楚歌(项羽)破釜沉舟(项羽)卧薪尝胆(勾践)纸上谈兵(赵括)指鹿为马(赵高)三顾茅庐(刘备)东窗事发(秦桧)如鱼得水(刘备)退避三舍(重耳)初出茅庐(诸葛亮)图穷匕见(荆柯)草木皆兵(苻坚)围魏救赵(孙膑)退避三舍(重耳)毛遂自荐(毛遂)一鼓作气(曹刿)千金买骨(郭隗)讳疾忌医(蔡桓公)杀妻求将(吴起)惊弓之鸟(更羸)高山流水(俞伯牙、钟子期)一字千金(吕不韦)指鹿为马(赵高)焚书坑儒(秦始皇)悬梁刺股(苏秦、孙敬)一饭千金(韩信)约法三章(刘邦)孺子可教(张良)破釜沉舟(项羽)手不释卷(刘秀)金屋藏娇(刘彻)暗渡陈仓(韩信)十面埋伏(项羽)投笔从戎(班超)马革裹尸(马援)多多益善(韩信)老当益壮(马援)萧规曹随(萧何、曹参)无颜见江东父老(项羽)鞠躬尽瘁(诸葛亮)煮豆燃萁(曹植)刮目相看(吕蒙)初出茅庐(诸葛亮)乐不思蜀(刘禅)七步成诗(曹植)言过其实(马谡)七擒七纵(诸葛亮)宝刀不老(黄忠)才高八斗(曹植)一身是胆(赵云)封金挂印(关羽)单刀赴会(关羽)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周瑜、诸葛亮)入木三分(王羲之)闻鸡起舞(祖逖)东山再起(谢安)洛阳纸贵(左思)凿壁偷光(匡衡)狗尾续貂(司马伦)画龙点睛(张僧繇)江郎才尽(江淹)精忠报国(岳飞)胸有成竹(文与可)。
5. 写出十五个含背景故事的四字成语如“负荆请罪”顺便附上主人公闻鸡起舞 晋代的祖逖三顾茅庐 刘备听徐庶和司马徽推荐诸葛亮感恩图报 吴国的大将军伍子胥汗流浃背 汉大将军霍光舍生取义 春秋末期,大夫赵襄子杀了大夫智伯.智伯的心腹豫让发誓舍身取义要杀赵襄子,他潜入赵襄子的宅内行刺未遂.赵襄子佩服他的义气放了他.后来他把全身漆成癞子,吞下烧红的炭使声音变哑,再次去行刺未遂而自杀.舍生取义春秋时期,晋平公问大夫祁黄羊谁担任南阳县令合适,祁黄羊推荐解狐,晋平公问他怎么推荐仇人,他说任人唯贤,解狐不负众望.朝廷缺一个军中尉,祁黄羊推荐儿子祁午,祁午也干得相当出色.孔子说祁黄羊推荐人才真是大公无私.沉鱼落雁春秋时期,越国倾国倾城的美女西施在故乡溪边浣纱时,溪中游动的鱼儿见了她都羞愧得沉入水底,不敢浮出水面.汉元帝时绝王昭君在她出塞嫁给匈奴王时,天空飞过的大雁惊讶她的美丽,忘了飞行跌落到树林里苏武牧羊西汉时期,汉武帝派大臣苏武等为使者出使西域同匈奴单于修好,由于汉朝降将鍭侯王的反叛,单于大怒,扣押了苏武等人,劝其投降.苏武宁不屈,坚决不降,被迫沦为匈奴的奴隶在茫茫草原上放羊,19年后才回到汉朝.运筹帷幄刘邦当皇帝后在都城洛阳南宫摆酒宴,招待文武百官.他问百官他与项羽的区别,百官纷纷夸赞他大仁大义.刘邦说运筹帷幄不如张良,安抚百姓不如萧何,率军打仗不如韩信,但他能合理地使用他们三位俊杰,所以能得天下.布衣之交战国时期,齐国孟尝君没有杀一个与他的小妾相爱的门客,而是给他准备了许多礼物,把他推荐给卫国国君,对他说:“我们是布衣之交,希望卫国能给你伟大前程.”后来卫国准备联络其他诸侯去攻打齐国,该门客极力劝阻,避免了一场战争.萍水相逢公元676年,唐朝著名的文学家王勃因罪被免官,前去交趾探望做县令的父亲,途经洪都,都督阎伯屿因重修的滕王阁落成,宴请文人志士及他的女婿吴子章,邀请他们为它作序,王勃作《滕王阁序》感慨:“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老骥伏枥东汉末年,曹操率军先后消灭董卓、黄巾军、吕布、袁术、袁绍、刘表等地方势力,控制北方领土.袁绍的儿子投奔北方的乌桓,53岁的曹操亲率大军彻底征服20万乌桓人,凯旋后作《步出夏门行》:“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改弦更张西汉时期,儒学家董仲舒读书与做学问十分刻苦,他读书时曾经三年不到自家花园里看一眼.汉武帝十分欣赏他的为人,让他提供施政方略.董仲舒认为秦朝的一些旧制度已经不适应了,就好比琴上的旧弦必须要换掉一样.独善其身战国时期,孟子劝宋勾践到别国去游说仁学.宋勾践向孟子请教如何游说.孟子说:“尊崇儒道,乐于仁义.君子为人,穷困时不要失掉仁义,得志时不要失去理智,这样穷困时能独善其身,自得其乐,得志时能兼顾天下的利益.” 多难兴邦春秋时期,楚灵王想称霸于诸侯,就想与诸侯会盟,派椒举前去邀请晋平公参加.晋平公想拒绝,司马侯劝他去,晋平公凭借自己地势险要与战马众多,不怕多灾多难的楚国,司马侯提醒他注意多难兴邦,应该把眼光放远点.。
6. 表示学习认真的四字成语精益求精;孜孜不倦、锲而不舍、持之以恒、坚持不懈、滴水穿石、孜孜不倦 博览群书 豁然开朗 学而不厌 博学强记 不耻下问 孜孜不倦 循序渐进 融会贯通 各抒己见 集思广益 迎刃而解 手不释卷 书声琅琅 程门立雪 穿壁引光 春诵夏弦 读书破万卷 读书三到 读书三余 耳闻则诵 古为今用 囫囵吞枣 开卷有益 名落孙山 取长补短 取精用弘 然荻读书 融会贯通 入主出奴 三余读书 生吞活剥 书声琅琅 熟能生巧 似懂非懂 万世师表 文行出处 不耻下问,勤学苦练,勤能补拙, 将勤补拙,笃学不倦,笃实好学, 笃信好学,学而不厌, 学而时习之 , 笃学好古, 顿学累功,闭户读书, 刺股读书,映雪读书,映月读书, 据鞍读书,折节读书,囊萤照书, 废寝忘食 顿学累功 闭户读书 只要功夫深,铁棒磨成针 不愧下学、不愧下学、博学多才、博学多闻、博学洽闻、刺股读书 不学无术、不学无识、饱学之士、长材茂学、才疏学浅 才学兼优、村学究语、虫鱼之学、斗酒学士 笃实好学 道山学海、笃学不倦、独学寡闻、笃学好古、笃信好学 顿学累功、钝学累功、道学先生、笃志好学、断织劝学 高才大学、高才绝学、孤学坠绪、高斋学士、邯郸学步 鸿儒硕学、宏儒硕学、好学不倦、记问之学、钜学鸿生 教学相长、家学渊源、绩学之士、困而学之、口耳之学 困而不学、款学寡闻、临池学书、力学不倦、力学笃行 敏而好学、末学肤受、贫不学俭、品学兼优、诠才末学 青藜学士、青钱学士、曲学阿世、勤学好问、曲学诐行 勤学苦练、上当学乖、市民文学、宿学旧儒、硕学通儒 通才硕学、通儒硕学、调嘴学舌、文江学海、枉辔学步 文人学士、晚生后学、文宗学府、学步邯郸、学而不厌 学而时习之、学而优则仕、学富才高、学非所用、学富五车 学贯中西、学海无涯、学究天人、学老于年、效颦学步 学浅才疏、学如不及, 犹恐失之、学如穿井、学如登山、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之困 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学书不成,学剑不成、学疏才浅、学书学剑、学识渊博 学无常师、学无止境、下学上达、新学小生、学以致用 用非所学、一家之学、鹦鹉学舌、鹦鹉学语、以学愈愚 幼学壮行、牙牙学语、真才实学。
典故的成语四字10个
成语有:完璧归赵、四面楚歌、指鹿为马、洛阳纸贵、草木皆兵。
1、完璧归赵 [ wán bì guī zhào ]
解释:本指蔺相如将和氏璧完好地自秦送回赵国。后比喻把原物完好地归还本人。
引证:近代 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二十六章:请放心,不要多久,这两件东西定会完璧归赵。此事放在弟身上好啦。
2、四面楚歌 [ sì miàn chǔ gē ]
解释:比喻陷入四面受敌、孤立无援的境地。
引证:近代 朱自清《航船中的文明》:在这四面楚歌里,凭你怎样伶牙俐齿,也只得服从了。
3、指鹿为马 [ zhǐ lù wéi mǎ ]
解释:指着鹿,说是马。比喻故意颠倒黑白,混淆是非。
引证: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卷七:东床已招佳婿,何似以羊易牛;西邻纵有责言,终难指鹿为马。
译文:已招东床佳婿般的女婿,怎么能像用羊来代替牛样;西部邻国如果责备,最终难以指鹿为马。
4、洛阳纸贵 [ luò yáng zhǐ guì ]
解释:比喻著作有价值,流传广。
引证: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七十七回:人说“洛阳纸贵”,谁知今日闹到“长安扇贵”。此时画的手也酸了,眼也花了。
5、草木皆兵 [ cǎo mù jiē bīng ]
解释:把山上的草木都当做敌兵。形容人在惊慌时疑神疑鬼。
引证: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五十九回:这一天大家都是惊疑不定,草木皆兵,迨及到了晚上,仍然毫无动静。
出自历史典故的成语有哪些?
1. 10个四字成语加典故
彩衣娱亲传说春秋时有个老菜子,很孝顺,七十岁了有时还穿着彩色衣服,扮成幼儿,引父母发笑。后作为孝顺父母的典故。
草庐三顾顾:拜访。刘备为请诸葛亮,三次到草庐中去拜访他。后用此典故表示帝王对臣下的知遇之恩。也比喻诚心诚意地。
羌无故实指不用典故或没有出处。
让枣推梨小儿推让食物的典故。比喻兄弟友爱。
信手拈来信手:随手;拈:用手指捏取东西。随手拿来。多指写文章时能自由纯熟的选用词语或应用典故,用不着怎么思考。
月明千里月光普照大地。后多用作友人或恋人相隔遥远,月夜倍增思念的典故。
班衣戏采相传老莱子七十岁时穿彩衣作儿戏以娱亲。后以之为老养父母的孝亲典故。
班衣戏彩指身穿彩衣,作婴儿戏耍以娱父母。后以之为老养父母的孝亲典故。
斑衣戏彩指身穿彩衣,作婴儿戏耍以娱父母。后以之为老养父母的孝亲典故。
角巾东路意指辞官退隐,登东归之路。后用以为归隐的典故。
截发留宾以之为贤母好客的典故。
茅庐三顾刘备为请诸葛亮,三次到草庐中去拜访他。后用此典故表示帝王对臣下的知遇之恩。也比喻诚心诚意地邀请或过访。
牛角之歌后为穷士自求用世的典故。
破柱求奸为不畏权贵,搜索坏人,以正国法的典故。
骑驴风雪中用为苦吟的典故。同“骑驴索句”。
骑驴索句后用为苦吟的典故。
骑驴吟灞上用为苦吟的典故。同“骑驴索句”。
青黄沟木为无心仕进的典故。
三顾草庐刘备为请诸葛亮,三次到草庐中去拜访他。后用此典故表示帝王对臣下的知遇之恩。也比喻诚心诚意地邀请或过访。
温生绝裾后用为去意坚决的典故。
2. 10个四字成语加典故彩衣娱亲传说春秋时有个老菜子,很孝顺,七十岁了有时还穿着彩色衣服,扮成幼儿,引父母发笑。
后作为孝顺父母的典故。草庐三顾顾:拜访。
刘备为请诸葛亮,三次到草庐中去拜访他。后用此典故表示帝王对臣下的知遇之恩。
也比喻诚心诚意地。羌无故实指不用典故或没有出处。
让枣推梨小儿推让食物的典故。比喻兄弟友爱。
信手拈来信手:随手;拈:用手指捏取东西。随手拿来。
多指写文章时能自由纯熟的选用词语或应用典故,用不着怎么思考。月明千里月光普照大地。
后多用作友人或恋人相隔遥远,月夜倍增思念的典故。班衣戏采相传老莱子七十岁时穿彩衣作儿戏以娱亲。
后以之为老养父母的孝亲典故。班衣戏彩指身穿彩衣,作婴儿戏耍以娱父母。
后以之为老养父母的孝亲典故。斑衣戏彩指身穿彩衣,作婴儿戏耍以娱父母。
后以之为老养父母的孝亲典故。角巾东路意指辞官退隐,登东归之路。
后用以为归隐的典故。截发留宾以之为贤母好客的典故。
茅庐三顾刘备为请诸葛亮,三次到草庐中去拜访他。后用此典故表示帝王对臣下的知遇之恩。
也比喻诚心诚意地邀请或过访。牛角之歌后为穷士自求用世的典故。
破柱求奸为不畏权贵,搜索坏人,以正国法的典故。骑驴风雪中用为苦吟的典故。
同“骑驴索句”。骑驴索句后用为苦吟的典故。
骑驴吟灞上用为苦吟的典故。同“骑驴索句”。
青黄沟木为无心仕进的典故。三顾草庐刘备为请诸葛亮,三次到草庐中去拜访他。
后用此典故表示帝王对臣下的知遇之恩。也比喻诚心诚意地邀请或过访。
温生绝裾后用为去意坚决的典故。
3. 历史典故的成语10个,要主要内容和中心杯弓蛇影 有一天,乐广请他的朋友在家里大厅中喝酒。
那个朋友在喝酒的时候,突然看见自己的酒杯里,有一条小蛇的影子在晃动,他心里很厌恶,可还是把酒喝了下去。喝了之后,心里到底不自在,放心不下。
回到家中就生起病来。 隔了几天,乐广听到那个朋友生病的消息,了解了他得病的原因。
乐广心里想:“酒杯里绝对不会有蛇的!”于是,他就跑到那天喝酒的地方去察看。原来,在大厅墙上,挂有一把漆了彩色的弓。
那把弓的影子,恰巧映落在那朋友放过酒杯的地方,乐广就跑到那个朋友那里去,把这事解释给他听。这人明白了原因以后,病就立刻好了。
后来人们就用“杯弓蛇影”比喻疑神疑鬼,自相惊扰。 -------------------------------------------------------------------------------- 伯乐相马 传说天上管理马匹的神仙叫伯乐。
在人间,人们把精于鉴别马匹优劣的人也称为伯乐。 第一个被称作伯乐的人本名孙阳,他是春秋时代的人。
由于他对马的研究非常出色,人们便忘记了他本来的名字,干脆称他为伯乐,一直到现在。 一次,伯乐受楚王的委托,购买能日行千里的骏马。
伯乐向楚王说明,千里马少有,找起来不容易,需要到各地巡访,请楚王不必着急,他尽力将事情办好。 伯乐跑了好几个国家,仔细寻访盛产名马的燕赵一带,辛苦倍至,但还是没发现中意的良马。
一天,伯乐从齐国返回,在路上,看到一匹马拉着盐车,很吃力地在陡坡上行进。马累得呼呼喘气,每迈一步都十分艰难。
伯乐对马向来亲近,不由走到跟前。马见伯乐走近,突然昂起头来瞪大眼睛,大声嘶鸣,好像要对伯乐倾诉什么。
伯乐立刻从声音中判断出,这是一匹难得的骏马。 伯乐对驾车的人说:“这匹马在疆场上驰骋,任何马都比不过它;但用来拉车,它却不如普通的马。
你还是把它卖给我吧。” 驾车人认为伯乐是个大傻瓜,他觉得这匹马太普通了,拉车没气力,吃得太多,又骨瘦如柴,于是毫不犹豫地同意了。
伯乐牵走千里马,直奔楚国。伯乐牵马来到楚王宫,拍拍马的脖颈说:“我给你找到了好主人。”
千里马像明白伯乐的意思,抬起前蹄把地面震得咯咯作响,引颈长嘶,声音洪亮,如大钟石磐,直上云霄。楚王听到马嘶声,走出宫外。
伯乐指着马说:“大王,我把千里马给您带来了,请仔细观看。” 楚王一见伯乐牵的马瘦得不成样子,认为伯乐愚弄他,有点不高兴,说:“我相信你会看马,才让你买马,可你买的是什么马呀,这马连走路都很困难,能上战场吗?” 伯乐说:“这确实是匹千里马,不过拉了一段车,又喂养不精心,所以看起来很瘦。
只要精心喂养,不出半个月,一定会恢复体力。” 楚王一听,有点将信将疑,便命马夫尽心尽力把马喂好,果然,马变得精壮神骏。
楚王跨马扬鞭,但觉两耳生风,喘息的功夫,已跑出百里之外。 后来千里马为楚王驰骋沙场立下不少功劳。
楚王对伯乐更加敬重了。 -------------------------------------------------------------------------------- 不可多得 东汉末年,有个名士祢衡,才华出众。
当时,太中大夫孔融对他特别赏识,把他推荐给汉献帝。他写道:“帝室皇居,必蓄非常之宝。
若衡等辈,不可多得。” 汉献帝不敢作主,把孔融的荐表交给曹操。
曹操爱才,就召见祢衡。哪知祢衡蔑视曹操,对他很不礼貌。
曹操就派祢衡当鼓吏,在大宴宾客时,命他击鼓助兴。谁知祢衡一边击鼓,一边大骂曹操,使曹操十分难堪。
曹操派祢衡去荆州劝降刘表,想借刘表之手杀他。想不到刘表把祢衡当作上宾,每次议事或发布文告,都得由祢衡表态。
后来祢衡又对刘表不恭。刘表就派他到部将黄祖那里当书记。
祢衡恃才傲慢,非常狂妄,后来,终于被黄祖所杀。 成语“不可多得”由此而来,形容非常稀少、非常难得。
多用于赞扬有才能的人。 -------------------------------------------------------------------------------- 不可救药 周朝有位卿士叫凡伯。
凡伯不但有诗才,而且善于治理国事。后来,他在周厉王身边辅佐朝政。
可是,周厉王飞横跋扈,枉法断事。奸臣则百般诌媚讨好。
凡伯直言相劝,列数朝政弊端,奸臣却在周厉王耳边说他的坏话。周厉王对凡伯十分厌烦,从此,奸臣出入宫廷,不把凡伯放在眼里。
凡伯十分愤慨,写了一首诗,后来收入《诗经》。诗中抨击奸臣说:“作恶多端,不可救药!” “不可救药”:病重到不能用药救活。
后比喻事物坏到无法挽救的地步。 -------------------------------------------------------------------------------- 不学无术 汉武帝在位的时候,大将军霍光是朝廷举足轻重的大臣,深得武帝信任。
武帝监前,把幼子刘弗陵(昭帝)托付给霍光辅佐。昭帝去世后,霍光立刘询做皇帝(宣帝)。
霍光掌握朝政大权四十多年,为西汉王朝立下了不小的功勋。 刘询继承皇位以后,立许妃做皇后。
霍光的妻子霍显是个贪图富贵的女人,她想把自己的小女儿成君嫁给刘询做皇后,就乘许娘娘有病的机会,买通女医下毒害了许后。毒计败露,女医下狱。
此事霍光事先一点也不知道,等事情出来了,霍显才告诉他。霍光非常惊惧,指责妻子不该办这种事情。
他也想去告发,但又不忍心妻子被治罪,前思后想,还是把这件伤天害理的事情隐瞒下来了。霍光后,有人向宣帝告发此案,宣帝派人。
4. 写出10个含有历史故事的四字词语背水一战(韩信) 完壁归赵(蔺相如) 负荆请罪(廉颇) 望梅止渴(曹操) 四面楚歌(项羽) 破釜沉舟(项羽) 卧薪尝胆(勾践) 纸上谈兵(赵括) 指鹿为马(赵高) 三顾茅庐(刘备) 东窗事发(秦桧) 如鱼得水(刘备) 退避三舍(重耳) 初出茅庐(诸葛亮) 图穷匕见(荆柯) 草木皆兵(苻坚) 围魏救赵(孙膑)退避三舍(重耳)毛遂自荐(毛遂)一鼓作气(曹刿)千金买骨(郭隗) 讳疾忌医(蔡桓公)杀妻求将(吴起)惊弓之鸟(更羸)高山流水(俞伯牙、钟子期)一字千金(吕不韦)指鹿为马(赵高)焚书坑儒(秦始皇)悬梁刺股(苏秦、孙敬)一饭千金(韩信)约法三章(刘邦)孺子可教(张良) 破釜沉舟(项羽)手不释卷(刘秀)金屋藏娇(刘彻) 暗渡陈仓(韩信)十面埋伏(项羽)投笔从戎(班超)马革裹尸(马援) 多多益善(韩信)老当益壮(马援)萧规曹随(萧何、曹参) 无颜见江东父老(项羽)鞠躬尽瘁(诸葛亮)煮豆燃萁(曹植)刮目相看(吕蒙) 初出茅庐(诸葛亮)乐不思蜀(刘禅)七步成诗(曹植)言过其实(马谡) 七擒七纵(诸葛亮)宝刀不老(黄忠)才高八斗(曹植)一身是胆(赵云) 封金挂印(关羽) 单刀赴会(关羽)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周瑜、诸葛亮)入木三分(王羲之)闻鸡起舞(祖逖)东山再起(谢安)洛阳纸贵(左思) 凿壁偷光(匡衡)狗尾续貂(司马伦)画龙点睛(张僧繇)江郎才尽(江淹) 精忠报国(岳飞)胸有成竹(文与可)。
5. 出自成语典故的四字词语战国:完璧归赵(蔺相如) 围魏救赵(孙膑) 退避三舍(重耳) 毛遂自荐(毛遂)
负荆请罪(廉颇) 纸上谈兵(赵括)一鼓作气(曹刿)千金买骨(郭隗)
讳疾忌医(蔡桓公)卧薪尝胆(勾践)杀妻求将(吴起)惊弓之鸟(更羸)
高山流水(俞伯牙、钟子期)
秦 :一字千金(吕不韦)指鹿为马(赵高)焚书坑儒(秦始皇)穷图匕见(荆轲)
悬梁刺股(苏秦、孙敬)
汉 :一饭千金(韩信)四面楚歌(项羽)约法三章(刘邦)孺子可教(张良)
背水一战(韩信)破釜沉舟(项羽)手不释卷(刘秀)金屋藏娇(刘彻)
暗渡陈仓(韩信)十面埋伏(项羽)投笔从戎(班超)马革裹尸(马援)
多多益善(韩信)老当益壮(马援)萧规曹随(萧何、曹参)
无颜见江东父老(项羽)
三国:鞠躬尽瘁(诸葛亮)三顾茅庐(刘备)煮豆燃萁(曹植)刮目相看(吕蒙)
初出茅庐(诸葛亮)乐不思蜀(刘禅)七步成诗(曹植)言过其实(马谡)
七擒七纵(诸葛亮)宝刀不老(黄忠)才高八斗(曹植)一身是胆(赵云)
封金挂印(关羽) 单刀赴会(关羽)望梅止渴(曹操)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周瑜、诸葛亮)
晋: 入木三分(王羲之)闻鸡起舞(祖逖)东山再起(谢安)洛阳纸贵(左思)
草木皆兵(苻坚) 凿壁偷光(匡衡)狗尾续貂(司马伦)
南北朝:画龙点睛(张僧繇)江郎才尽(江淹)
宋: 精忠报国(岳飞)东窗事发(秦桧)胸有成竹(文与可) 检举
6. 十个四字成语和意思向壁虚构 (xiàng bì xū gòu) 解释:向壁:对着墙壁.即对着墙壁,凭空造出来的.比喻不根据事实而凭空捏造. 出处:汉·许慎《说文解字·序》:“世人大共非訾,以为好奇者也,故诡更正文,乡壁虚造不可知之书,变乱常行,以耀于世.” 示例:乡壁虚造,顺非而泽,持之似有故,言之若成理. 严复《救亡决论》 更多相关内容(同义词、反义词、歇后语、典故、成语故事、英文、日文等.) 向壁虚造 (xiàng bì xū zào) 解释:向壁:对着墙壁;虚造:虚构.即对着墙壁,凭空造出来的.比喻无事实根据,凭空捏造. 出处:汉·许慎《说文解字·序》:“乡壁虚造不可知之书,变乱常行,以耀于世.” 示例:~,顺非而泽,持之似有故,言之若成理. 严复《救亡决论》 更多相关内容(同义词、反义词、歇后语、典故、成语故事、英文、日文等.) 向风靡然 (xiàng fēng mǐ rán) 解释:向风:闻风仰慕;靡然:倒伏的样子.形容人倾心向往. 出处:《汉书·儒林传》:“黜黄老、刑名、延文学儒者以百数,而公孙弘以治《春秋》为丞相封侯,天下学士,靡然乡风.” 示例:于是怀文之士,莫不~. 唐·卢照邻《乐府杂诗序》 更多相关内容(同义词、反义词、歇后语、典故、成语故事、英文、日文等.) 向风慕义 (xiàng fēng mù yì) 解释:指向往其教化,仰慕其礼义.或指向往其风度,仰慕其义行. 出处:明·张居正《番夷求贡疏》:“因而连合西僧,向风慕义,交臂请贡,献琛来王.” 示例:参加的有社友,也有~来的非社友,共有一百有九人之多. 郑逸梅《南社丛谈·南社后期活动》 更多相关内容(同义词、反义词、歇后语、典故、成语故事、英文、日文等.) 向火乞儿 (xiàng huǒ qǐ ér) 解释:向火:烤火;乞儿:乞丐.近火取暖的乞丐.比喻趋炎附势的人. 出处: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向火乞儿》:“今时之朝彦皆是向火乞儿,一旦火尽灰冷,暖气何在?” 示例:纷纷~多,独有君如择乳鹅. 宋·显万《送炭与湘山西堂惠然师》 更多相关内容(同义词、反义词、歇后语、典故、成语故事、英文、日文等.) 向明而治 (xiàng míng ér zhì) 解释:向明:天将要亮了;治:治理.形容勤于政事. 出处:《周易·说卦》:“圣人南面而听天下,向明而治.” 示例:且人君恭己南面,~,紫微黄屋,至尊至重. 清·毕沅《续资治通鉴》卷十六 更多相关内容(同义词、反义词、歇后语、典故、成语故事、英文、日文等.) 向平愿了 (xiàng píng yuàn liǎo) 解释:向平:即东汉时向长,字子平;了:了结.向平的心愿已了.指儿女都已婚嫁. 出处:《后汉书·向长传》:“建武中,男女嫁既毕,敕断家事勿相关,当如我也.于是遂肆意与同好北海禽庆俱游五岳名山,竟不知所终.” 示例: 更多相关内容(同义词、反义词、歇后语、典故、成语故事、英文、日文等.) 向平之原 (xiàng píng zhī yuán) 解释:称子女婚嫁事为“向平之愿”,子女婚嫁事毕为“向平愿了”. 出处: 示例: 更多相关内容(同义词、反义词、歇后语、典故、成语故事、英文、日文等.) 向平之愿 (xiàng píng zhī yuàn) 解释:向平:即东汉时向长,字子平.向平的心愿.指子女婚嫁之事. 出处:明·凌蒙初《初刻拍案惊奇》第36卷:“这般一走,便可与杜郎相会,遂了向平之愿了.” 示例:如今儿子已经长大,拟于秋间为之完姻,以了‘~’.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56回 更多相关内容(同义词、反义词、歇后语、典故、成语故事、英文、日文等.) 向若而叹 (xiàng ruò ér tàn) 解释:比喻向高明者折服,而自叹不如. 出处:战国·宋·庄周《庄子·秋水》:“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曰:‘……今我睹子之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 示例:未有不望崖而返、~者也. 清·钱谦益《汲古阁毛氏新刻十七史序》 更多相关内容(同义词、反义词、歇后语、典故、成语故事、英文、日文等.) 向上一路 (xiàng shàng yī lù) 解释:佛教禅宗指不可思议的彻悟境界. 出处:《碧岩录》第二卷:“向上一路,千圣不传.学者劳形,如猿捉影.” 示例:清·王夫之《夕堂永日绪论外编》:“要之,更有~在.” 更多相关内容(同义词、反义词、歇后语、典故、成语故事、英文、日文等.) 向声背实 (xiàng shēng bèi shí) 解释:声:声名,这里指虚名;背:违背.指向往声名,背离实际. 出处:三国·魏·曹丕《典论·论文》:“常人贵远贱亲,向声背实;又患暗于自见,谓己为贤.” 示例:此并~,舍真从伪. 唐·刘知己《史通·杂说中》 更多相关内容(同义词、反义词、歇后语、典故、成语故事、英文、日文等.) 向天而唾 (xiàng tiān ér tuò) 解释:仰头向着天吐唾沫,唾沫还是落在自己的脸上.比喻本来想损害别人,结果受害的还是自己. 出处: 示例:~的行为极为不雅 更多相关内容(同义词、反义词、歇后语、典故、成语故事、英文、日文等.) 向炎乞儿 (xiàng yán qǐ ér) 解释:近火取暖的乞丐.比喻趋炎附势之徒. 出处: 示例:他的这种行为让我想起了~. 更多相关内容(同义词、反义词、歇后语、典故、成语故事、英文、日文等.) 向阳花木 (xiàng yáng huā mù) 。
7. 出自成语典故的四字词语负荆请罪、毛遂自荐、退避三舍、围魏救赵、完璧归赵
一、负荆请罪
白话释义:指主动向对方赔礼认错,请求对方责罚。
朝代:西汉
作者:司马迁
出处:《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故事:战国时赵国大将廉颇跟大臣蔺相如不和。后来他认识到了这样对国家不利,便脱了上衣,背着荆条去向蔺相如谢罪,说:我是个粗野卑贱的人,想不到将军您是如此的宽厚啊!
二、毛遂自荐
白话释义:”比喻自己推荐自己。
朝代:西汉
作者:司马迁
出处:《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
故事:有一个叫毛遂的人走上前来,向平原君自我推荐说:“听说先生将要到楚国去签订盟约,约定与门客二十人一同前往,而且不到外边去寻找。可是还少一个人,希望先生就以毛遂凑足人数出发吧!“
三、退避三舍
白话释义:比喻对人让步,不与相争。
朝代:春秋
作者:左丘明
出处:《左传·僖公二十三年》
故事:战国时晋国国君重耳在与楚军交战中;在中原相遇,信守当年立下的诺言开战前先退军九十里(一舍等于三十公里)。”
四、围魏救赵
白话释义:指袭击敌人的后方以迫使进攻之敌撤退的战术。
朝代:明
作者:施耐庵
出处:《史记·孙子吴起列传》
故事:战国时齐军用围攻魏国的方法,迫使魏国撤回攻赵部队而使赵国得救。袭击敌人后方的据点以迫使进攻之敌撤退的战术就叫做“围魏救赵”
五、完璧归赵
白话释义:比喻原物完整无损地归还本人。
朝代:西汉
作者:司马迁
出处:《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故事:蔺相如带着珠宝离开秦国攻取城池换;见秦王有诈;就靠着大智慧勇敢;最终达到使宝玉完好回到赵国。”
出自历史典故的成语:
1、声名狼藉
释义:
声名:名誉。 狼藉:杂乱不堪。 形容声望和名誉败坏到极点,不可收拾。该成语出自《史记·蒙恬列传》。
典故故事:
秦始皇在世时,十分信任大将蒙恬、蒙毅兄弟。朝中有一个大臣,名叫赵高,此人身体强壮,并对法律很有研究。秦始皇提拔他为中车府令,并命他当自己的小儿子胡亥的老师。
有一次,赵高因为受贿舞弊,犯了大罪,刚好蒙毅受理这个案件,蒙毅对赵高一向有不好的看法,就按照法律判处赵高刑。可是,秦始皇却念赵高是个人才,并且教子有功,就赦免了他的罪,还为他恢复了官职。
赵高因此对蒙毅及其兄蒙恬大将军恨之入骨。后来秦始皇出宫巡游,在途中染疾病。此时本应由公子扶苏即位,可赵高却乘机串通丞相李斯,立胡亥为秦二世,并用阴谋手段将公子扶苏和大将蒙恬害。
赵高掌握了朝廷大权后,对胡亥说:“先帝在世时本打算立你为太子,蒙毅不赞成。于是立了扶苏,我看定得除掉此人,否则会有后患。”胡亥听了,就把蒙毅抓起来,逼蒙毅自杀。
蒙毅知道自己逃不过劫难,便大骂了赵高一通,说道:“从前秦穆公杀了三位良臣殉葬,秦昭襄王杀白起,楚平王杀伍奢,吴王夫差杀伍子胥,这四个国君都因杀了良臣,他们的名声在诸侯各国间非常坏。希望皇上要引以为戒,不要受奸臣的蒙蔽。”
说完,蒙毅自杀而亡。
2、拨云见日
释义:
拨开乌云见到太阳。比喻冲破黑暗见到光明。也比喻疑团消除,心里顿时明白。“拨云见日”比喻冲破黑暗见到光明。也比喻疑团消除,心里顿时明白。该成语出自《晋书·乐广传》。
典故故事:
晋代的乐广为太尉贾充所赏识,被荐举为河南尹。乐广不愿意出任外官,请好朋友、大文学家潘岳替自己写一份辞呈。潘岳说:“你先将辞官的意思告诉我,方好动笔。”乐广简短地用一两百个词语表达意思,潘岳据之写成洋洋洒洒的一篇名扬当时的《呈太尉辞河南尹表》。
大家都说:“乐广不依靠潘岳的手笔,潘岳不依靠乐广的设意,那么就不会有这篇惊世之作。”
名士王衍,自视甚高,只佩服乐广,他说:“我跟别人交谈,总觉得对方话多,最近接触乐广,交谈之后,才知道原来自己的话也多。真正言简意赅的,天下只有乐广一人。”
太子洗马卫玠做了一个怪梦,日思夜想,得了心疾,茶饭无心,形憔神悴。乐广去探病,问清底细,告诉卫玠说:“眼未见怪,怪从心生,心中无怪,病由何生?”卫玠顿时醒悟,病就好了。卫玠说:“乐广胸中澄沏如水,疾病是上不了他的身的。”
卫玠的父亲对乐广的评价更高。他说:“乐广是人中的水镜,见到他,感到一片清明光洁,如同拨云见天。”
后人将“拨云见天”改为“拨云见日”。
3、厉兵秣马
释义:
磨好兵器,喂饱战马。形容准备战斗,也比喻事前做好准备工作。出自先秦·左丘明《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典故故事:
僖公三十二年冬天,杞子从郑国派人来告诉秦穆公说:“郑国让我掌管他们北门的钥匙,如果偷偷派军队来,保管成功。”大臣蹇叔对秦穆公说:“调动大军偷袭这么远的国家,我们赶得精疲力乏,对方早就有了准备,不会有什么作为的。而且行军路线上千里,谁会不知道呢?”穆公不听,派大军东行。
秦军到了郑国的边境滑地,遇到郑国人弦高赶着十二头牛要到周朝集市去卖。弦高赶快让人回国报信,自己将牛献给秦军作犒劳,说:“我们大王听说你们要从这里路过,派我来犒劳你们,请不要嫌弃礼物轻薄。”
郑穆公得到弦高的消息,派人去查看,见杞子一伙正在整顿盔甲、磨兵器、喂马,便对他们说:“你们留在我们郑国时间也长了,我们国小物乏,听说你们就要离开,就请便吧!”杞子就逃了。秦军只好退了。
4、望洋兴叹
释义:
字面意思是在伟大的事物面前感叹自己的渺小。现多比喻做事时因力量不够或没有条件而感到无可奈何。出自《庄子秋水》
典故故事:
在古代,黄河之水滔滔不绝,灌溉着两岸的土地,孕育了中华文明,因此黄河被称为神河。
有一年,秋雨使所有的河流暴涨,百川都汇进了黄河,黄河变得更加汹涌而宽阔,两岸与河中沙洲之间连牛马都分辨不清。于是黄河河神洋洋自得,认为自己就是天下最大的了。他顺流而下,一直来到北海。他向东望去,却看不到北海的边际。
于是河神收起了得意洋洋的表情,望着汪洋大海对北海海神感叹道:“原先我自高自大,以为谁都比不上自己,今天我看到你这样广大,无边无际,今天我要不来这里,我永远都不会知道自己的无知。”
北海海神说:“我在天地间也只是大山里的一个小石头,四海在天地间也就是粮仓中的一粒米,我又有什么广大的呢?”
5、出人头地
释义:
指高人一等。形容德才超众或成就突出。出自《宋史?苏轼传》
典故故事: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县)人。他的父亲苏洵和弟弟苏辙都是北宋有名的文学家,被人们合称为“三苏”,而且都一起列入“唐宋八大家”之中。
苏轼小时候,天资聪颖,由于书读得多,字也认得多,再加上文章写得好,因而受到人们的称赞。在一片赞扬声中,苏轼不免有些飘飘然。
有一天,便在自己书房门上手书一联,以显示自己的才华,联文是:读尽人间书,识遍天下字。对联贴出之后,有一位老者专程来到苏家,向苏轼“求教”,请苏轼认一认他带来的书,书上全是写着周朝时史籀创制的字。
苏轼开始满不在乎,非常得意,可是接过书一看,书上的字一个也不认识,这对骄傲自满的苏轼是当头一棒,他顿时面红耳赤,只好向老者道歉。老者也没说什么,便含笑而去。
苏轼这时才感到自己太骄傲了,于是将书房门前对联的上下联前各添了两个字,使思想境界为之升华,一幅具有远大抱负的对联展现在人们的眼前:立志读尽天下书,发愤识遍天下字。
此后,苏轼发奋读书。二十岁的时候,已学得博古通今,便和弟弟苏辙一起参加了京城的考试。当年的主考官是翰林学士欧阳修。欧阳修对当时文坛崇尚诡怪奇涩的文风很是反感,一律不加录取。当他看到一篇《刑赏忠厚论》时,十分高兴,便准备取为第一。
由于试卷是密封的,欧阳修并不知道那文章是谁写的。他想了想,觉得能写出这样的文章的人,除了他的弟子曾巩之外,可能不会有别人了。为了避嫌,欧阳修就把苏轼的卷子判为第二。等到发榜公布的时候,欧阳修才知道写那篇好文章的人不是曾巩,而是个叫苏轼的年轻人,心里便有些过意不去。
欧阳修得知《刑赏忠厚论》不是他的弟子曾巩写的,而是初出茅庐的苏轼所写,心里觉得有点对不住苏轼,竟让他屈居第二。再看到苏轼以后送来的文章,篇篇才学横溢,更是赞叹不已。
于是写信给当时声望颇高的梅尧臣说:“苏轼的文章实在是好,我应当让路,使他高出我一头。”成语“出人头地”就是由此而来的。当时听说此事的人都不以为然,认为欧阳修夸大了苏轼的才学,等以后他们看到了苏轼的文章以后才信服。
后来,苏轼得到欧阳修等文坛名流的指点,文章越来越好,后来果然出人头地,和欧阳修等人被后人并称为“唐宋八大家”。
百度百科——声名狼藉 (词语释义)
百度百科——拨云见日(汉语成语)
百度百科——厉兵秣马 (词语解释)
百度百科——望洋兴叹
百度百科——出人头地 (汉语成语)
上一篇:温温尔雅造句-温文尔雅造句和意思
下一篇:鳞次栉比造句简单-鳞次节比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