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成语口诀 成语口诀

土木之变遗址-土木之变

tamoadmin 2024-10-28 人已围观

简介土木之变又作“土木堡之变”、“土木之役”。明初,蒙古地区分鞑靼、瓦剌、兀良哈三大部,英宗正统年间,瓦剌部统一蒙古各部。正统四年(1449年),瓦剌部首领也先大举进攻明朝。此时明英宗昏庸腐朽,宦官王振掌军政大权,不顾朝中大臣如兵部侍郎于谦等人反对,怂恿英宗御驾亲征。七月,英宗令皇弟朱祁钰留守,亲率五十万大军出征。八月至山西大同,闻前线战败消息后,王振决定回师。退至离河北怀来县城尚有二十余里的土木堡时

土木之变遗址-土木之变

土木之变又作“土木堡之变”、“土木之役”。明初,蒙古地区分鞑靼、瓦剌、兀良哈三大部,英宗正统年间,瓦剌部统一蒙古各部。正统四年(1449年),瓦剌部首领也先大举进攻明朝。此时明英宗昏庸腐朽,宦官王振掌军政大权,不顾朝中大臣如兵部侍郎于谦等人反对,怂恿英宗御驾亲征。七月,英宗令皇弟朱祁钰留守,亲率五十万大军出征。八月至山西大同,闻前线战败消息后,王振决定回师。退至离河北怀来县城尚有二十余里的土木堡时被也先率军包围,军队伤惨重,王振被杀,英宗被也先俘去,史称“土木之变”。“土木之变”使明朝国力受到严重削弱,成为明朝由前期进入中期的转折点。

究竟谁才是土木堡之变的幕后推手,土木堡之变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明英宗朱祁镇御驾亲征路线图

土木之变是什么事件

土木之变也叫土木堡之变,是指发生在公元1449年(即明正统十四年)明英宗朱祁镇北伐瓦剌的惨败事件。

公元1449年6月,蒙古瓦剌部落大肆进犯明朝边境。明英宗在宦官王振的一再撺掇下,决意率兵亲征瓦剌。大部队行至大同的时候,前线不断传来明军战败的消息。宦官王振决定班师回朝,孰料天不遂人愿,王振军队在回退至土木堡时遭到瓦剌首领也先围攻。一番争斗之后,明军惨败,王振被杀,大约66名朝廷重臣也惨其中,明英宗朱祁镇被瓦剌掳走。历史上将这一事件称为“土木之变”或“土木堡之变”。

1449年7月17日,明英宗朱祁镇、王振与随行的文武大臣率数十万大军从北京出发,儿戏般的地开始了亲征。由于准备极不充分,一路之上,“士兵乏粮,僵尸满路”,没等作战便开始严重减员,随行的文武官员纷纷上书劝止前行。王振为这场亲征的始作俑者,对于随行官员劝退这事儿自然是不能同意的,纷纷呵斥前来劝退的官员。

瓦剌首领也先得知明英宗大军赶来,于是佯装撤退,引诱明军深入,打算一举将其消灭。这时,太监郭敬赶到,报告了明军惨败的消息,明英宗吓破了胆儿,打算撤退 *** 京。也许,一开始的亲征并非出自明英宗的本意,大概是被王振怂恿而来的。

这时选择撤退,有两条路线,北路和南路,北路极易遭到瓦剌军队的侧面攻击,非常危险,所以明英宗选择了路途较远的南路。也先见到明军撤退,率军3万一路尾随明军,打算寻找合适的时机一举歼杀。

几十万大军在明英宗、王振胡乱的指挥下越来越混乱,士兵疲弊不堪。八月初十到达宣府时,也先兵马追到,恭顺侯吴克忠任殿军抵御,兵败战。之后成国公朱勇、永顺伯薛绶率4万人出战,结局也不容乐观。

骁勇的瓦剌军看到明军不堪一击,胆气顿壮,准备开展决战。

8月14日,英宗大军退到土木堡,这里仅离怀来20里。次日,也先率军赶到,为了争取时间,他身边只有先头部队2万骑兵,但仍然迅速占据桑干河,阿剌知院的数万骑兵也全部赶来支援,埋伏于附近,将明军包围。

瓦剌首领也先深谙战争之道,明军作战能力不怎么样,但是胜在数量庞大。于是,也先假装议和,将明英宗军队内的金银珠宝全部骗到手之后,佯装撤退。被也先军队围困多日的明军得知解围之后,心里落了个大石头。这场闹剧的始作俑者王振眼看着瓦剌部队离开,立即下令全军撤退。心惊胆战之余的明军,得到开拔的命令,明军行列大乱,士兵争先奔逃。

趁着明军大乱之际,也先率领瓦剌部队四面攻击,混乱的明军一路溃败,损失过半,御驾亲征的朱祁镇也在这场战乱中被瓦剌掳走。明英宗是不作就不会,倘若不一意孤行,听从群臣的建议,还不至于落得个被俘的下场。

历史名词解释土木之变

要问明朝的转折点在哪里,多数人毫不犹豫地说是在“土木堡之变”。关于土木堡之变,有着很多历史传说,为何多数人都相信这是一个蓄谋已久的阴谋和明朝内部势力之间的较量呢?在明朝少年天子的带领之下,汇集了明朝几乎所有的精英,并率领着在那个时代,世界上最为庞大和先进的“火枪部队”,怎么就全军覆没了呢?更可怕的是,从此之后,明朝的格局完全发生了变化。侦探在查案时,首先考虑的是:谁才是案子发生后最大的受益者。那,谁又是土木堡之变的受益人呢?

·土木堡事件的悲惨结局

当明朝的少年天子,率领着当时世界上最为庞大和精锐的一支50万人之多的部队,向敌方浩浩荡荡地开进时,突然遭到了3万敌人的突袭。这三万人,仅仅只是骑兵,他们并没有火枪队。而随军出征的,不但有明朝的几万训练有素的“神机营”,还有比欧洲早几百年成熟的“三线战术”

更难以置信的是,明朝当时的火炮事业也很发达。且不说其他部队,仅仅这几万火炮和“部队”,那3万敌军能受得了吗?但最后的结果,帝国的皇帝被俘,武将几乎全部战!这次失败的穴,不是战术问题,也不是指挥失误,而是后勤出了问题。

而明军是在自己的地盘上,离当时明朝最大的军事基地大同军镇不足一天路程,而大同的军队不但不去救助,还不示警。更可怕的是,明明周围就有好几个大粮仓,明军居然会因为挨饿而失去战斗力。而这件事之后,几乎没有一个官员被处理,而第一考虑的却是放弃自己的老大。

更加不可思议的是,在土木堡发生之后,仅仅只用几天,就有官员把所有粮食都集中到了京城……这一连串的不可思议,行动之快速,动作之敏捷,是不是都太巧合了?

·为何说土木堡之变是一场内部的血拼

是问,历朝历代真正农民起义推翻朝廷的有几个?而几乎都是大家族之间角斗后颠覆的王朝,土木堡之变也不例外。从朱元璋先生废除了宰相制,采用世界上最为严酷的特务制之后,能制衡文官集团和各大家族势力的也就只有太监了。但随着朱元璋、朱棣这样强势君王的过世,文官集团彻底反弹,而土木堡就是一个转机。土木堡之后,武将全面倒退,文官集团走到历史的前台。

后来正德皇帝、天启皇帝、乃至崇祯皇帝的,那个没有幕后势力在搞鬼?而打了十几年的“抗倭战争”,其本质不正是皇权和土族之间的“内部战争”吗?而朱祁镇为什么非要因为一件小事就御驾亲征呢?他真正想要的其实还是权力。

·一个无奈的帝王

很多人看历史,只喜欢看一个表面,觉得朱祁镇是小题大做,或把一切罪恶都怪罪到王震身上。明朝的太监,无论是王震、刘瑾,还是后来的魏忠贤,那个不是皇权的代理人?那个不是皇帝的忠实走狗?这些太监,就是明朝皇帝用来和土族势力和文官集团争权夺利的工具而已。

朱祁镇,这位少年天子。能够在兵败之后威严不倒,并在被俘期间感动敌首,感动身边几乎所有的人。并经历了几年牢狱之苦之后,再次上位。他的智商、情商和人力魅力是绝对没有问题的。明英宗朱祁镇为什么要因为一个小小的外交事件就御驾亲征呢?他和正德皇帝一样,都是想通过战争、重用太监等事件,来达到自己真正掌握权力的目的,特别是军权。

但明朝的皇帝,可谓是真的憋屈,又有几个不是活在被人玩弄和控制之下的呢?包括那个聪明绝顶的嘉靖皇帝。很多人说,明朝的皇帝很奇葩。有木匠、道士、傻子……什么人都有。而能当皇帝,谁没几把刷子。他们只是想活得更久一点,所以才用装疯卖傻来伪装自己的野心罢了。而这一切,在土木堡之后,就更加明显。

·土木堡之变后的朝廷

土木堡之变,几乎葬送了明朝所有的精锐,是帝国从内部坍塌的根源。很多人不相信这是一个阴谋,觉得作为集团的一份子,明朝的世家大族没有那么傻。

但从后来十几年的“抗倭战争”和崇祯穷来看,在利益面前,谁会在乎那么多呢!再说,老朱家本身不就是最大的家族集团吗?当朱元璋的屠刀一次次向别人的头砍去时,想过自己的子孙被其他人欺负吗?皇帝被俘,朝廷果断放弃他很好理解。总不能因为一个本该去的人,而放弃整个帝国的利益吧。但为何不让朱祁镇的儿子当皇帝?非要他弟弟上位呢?有人说是因为他儿子太小,但明朝的皇帝中缺少儿皇帝吗?

而朱祁镇在经历过那么多次大起大落之后,什么看不清呢?为何再次复出之后,第一个杀的人,却是拯救大明于危难之中的于谦呢?难道朱祁镇真的老糊涂了?还是他压根就是一个昏君?

对于土木堡之变,敌人为何把情报工作做得那么好?为何正在这个时候后勤出了问题?以及后来的“戚继光抗倭”,读者您觉得这是明朝世家大族的阴谋?还仅仅只是一个巧合呢?

土木堡之变的经过是怎么样的?

所谓土木之变,是指正统十四年(1449年)六月,蒙古瓦剌部首领也先大举进攻明朝。此时英宗昏庸腐朽,宦官王振掌军政大权,不顾朝中大臣如兵部侍郎于谦等人反对,鼓励英宗御驾亲征。七月英宗令皇弟朱祁钰留守,亲率五十万大军出征。八月至山西大同,闻前线战败消息后,王振决定回师。退至离河北怀来县城尚有二十余里的土木堡时被也先率军包围,军队伤惨重,王振被杀,英宗被也先俘去,史称“土木之变”。 土木之变震惊世人,不仅明英宗沦为瓦剌军队的阶下囚,而且整座京城也岌岌可危。危难当头,掌管兵部的于谦挺身而出,他同文武官、内外臣一起拥立朱祁钰称帝,重新建立明朝政治核心。率领各方力量,同仇敌忾,保卫京师。在京师居民支援下,击退了入侵的瓦剌军。也先欲用英宗为人质,进行勒索、逼降,但未能得逞。也先在勒索不成、进犯又被抗击的情况下,于景泰元年(1450年)放回英宗。这是历史上唯一一位被俘而又安全回归的皇帝。被放回后的英宗在南宫平静地做了六年太上皇后,终于在1457年的夺门之变中重新坐到皇帝的宝座上。

土木堡之变是什么

土木堡之变的经过是怎么样的?

土木堡之变是明朝中业一次战争,由于明英宗轻率出战,引致兵败被俘,瓦剌大军包围北京数天而。

一.土木堡之变

蒙古在成祖时分为鞑靼与瓦刺两部,成祖多次北伐,鞑靼最后被瓦刺兼并,瓦剌首领也先野心勃勃,希望重振元朝声威,重返中原,于是展开对明朝的侵略。

而明朝经历成祖、仁宗、宣宗三朝,到英宗时,由于英宗信任宦官王振,朝纲不正,国事日非。而也先亦静静地展开对明朝的包围网,也先在执政初期,一方面与明朝保持良好关系,另一方面向东、西两方伸展势力,分别控制辽东及西域,牵制明朝边境的东西两翼。

据明朝的史书记载,每年经大同到北京的瓦刺使者达二千人,通过朝贡贸易,获得大量财物。也先亦善于掌握明朝的政情,他知道明英宗正统皇帝年少,于是透过大同镇守太监郭敬,贿赂王振,得到王振及郭敬的掩饰、包庇,减低明朝的戒心。

明英宗正统十四年(1449),也先指明朝处理贡市不当,亲自率领大军进攻大同,王振不理会大臣劝阻,策动明英宗率领五十万大军御驾亲征,八月王振等知前方军队战败,立即撤退,退至宣府附近的土木堡。

王振以为1000余辆辎重军车没能到达,下令就地宿营。结果中了也先之计,大军战败,英宗被俘。

土木之变的消息传回京城,举朝震动,有人甚至主张迁都南逃。兵部尚书于谦、吏部尚书王文等拥立朱祁钰即位为景帝,遥尊英宗为太上皇,守卫京师,也先挟持英宗南下,包围京师,受到受到夹击,勒索不成,挟英宗北还。不久也先与明廷讲和,放还英宗。

二.国势转折有史家认为土木堡之变是明朝国势的转折点,甚至是衰落的开始,有以下几个原因:以往明朝是采用主动的国防政策,成祖主动出兵北伐蒙古,使蒙古处于被动状态,而靼太师阿鲁台因此而国势衰落,被瓦刺兼并。但洪熙、宣德以后,为了节省国用,罢出征,使蒙古有休息的机会。英宗时,王振是采用不理会的方式去面对也先的侵略。到了事态严重的时候,才力劝英宗御驾亲征。

所以明朝其实是转为被动的国防政策。但被动的国防政策其实也可以成功,如果英宗今次成功打败也先的话。而后来嘉靖年间,俺答汗也直攻北京,围城数天。可以说,土木堡之变是显示着明朝廷被动国防政策的失败。

明朝以往多次击败蒙古,太祖、成祖也是治军有方,自洪熙,宣德以后,不再主动出征,英宗时王振弄权纲纪不正,朝局日非。王振接贪污不法影响士兵。军中纲纪出现问题,在土木堡,也先乘饥渴难忍的军士一哄而起,奔向河边人马失序之机发动攻势,中了也先的埋伏。

如果军士秩序井然地前往河边,也先攻来自可应付。所以土木堡之变,显示出此时的士兵,已非太祖,成祖时可比。

而明朝立国以来,尚未有试过皇帝被俘。太祖、成祖也是明廷英主,但太祖立国,从未被元廷俘虏,成祖多次北伐也从未被蒙古俘虏。

英宗御驾亲征,被也先俘虏不在话下,而也先大军直迫京师,是迁都北京之后所未见。

成祖时期留下来的功臣张辅也战于土木堡之变,史家在评论土木堡之变时,把这个因素也算进去,所以就认为是明朝国势的转折点。

谁能通俗易懂地解释下土木堡之变的前因后果?

土木堡之变是什么

土木之变,指发生于明朝正统十四年(1449年9月1日)第四次明英宗北伐时,明朝在土木堡败于瓦剌的事变。

正统十四年(1449)七月,明朝接到也先领导瓦剌军队侵犯的情报,明英宗朱祁镇决定北伐亲征,十六日从北京出发。明英宗企图再现五年前正统九年边军征讨兀良哈的成功体验。然而,在明英宗组编亲征军的时候,外卫的兀良哈征讨军却没有被编入。因此,避免了在同年八月十五日的土木之变中覆灭,得以幸免。在土木之变后的京师保卫战中再次出师,在面对瓦剌军队时,以各种军功晋升。

明代正统14年(公元1449年)7月,瓦剌部进兵明境,明英宗朱祁镇在宦官王振的怂恿下,不顾群臣劝阻仓促率兵20余万人亲征,因准备不足溃败损失数万,兵部尚书邝野、户部尚书王佐等66名大臣战。

记载土木之变其真其详者莫如李贤之《天顺日录》:“明日于土木驻营。宣府报至,遣成国公率五万兵迎之。勇而无谋,冒入鹞儿岭,胡寇于山两翼邀阻夹攻,杀之殆尽,遂乘胜至土木。明日巳时,合围大营,不敢行。八月十五日也,将午,人马一二日不饮水,渴极,掘井至二丈,深无泉。寇见不行,退围。速传令台营南行就水,行未三四里,寇复围,四面击之,竟无一人与斗,俱解甲去衣以待,或奔营中,积叠如山。幸而胡人贪得利,不专于杀,二十余万人中伤居半,者三之一,骡马亦二十余万,衣甲兵器尽为胡人所得,满载而还。自古胡人得中国之利未有盛于此举者,胡人亦自谓出于望外,况乘舆为其所获,其偶然哉?”

土木堡之变,指发生于1449年(明正统十四年)明英宗朱祁镇北征瓦剌的惨败事变。土木堡是位于中国河北省张家口市怀来县境内的一个城堡。土木堡坐落于居庸关至大同长城一线的内侧,是长城防御系统中的一个组成部分。正统十四年六月,瓦剌首领也先大举进兵明境,明英宗朱祁镇在宦官王振的怂恿下,不顾群臣劝阻,七月明英宗令皇弟朱祁钰留守,亲率大军出征。由于组织不当,一切军政事务皆由王振专断,不允许文武大臣参预军政事务军内自相惊乱。19日出居庸关,过怀来,至宣府。

8月1日,明军进到大同。未交锋,镇守太监郭敬报告也先为诱明军深入,主动北撤,王振看到瓦剌军北撤,仍坚持北进。后闻前方惨败,则惊慌撤退决定回师。本欲使英宗于退兵时经过其家乡蔚州“驾幸其第”,显示威风;又怕大军损坏他的田园庄稼,故行军路线屡变,导致士兵疲惫不堪。兵部尚书邝埜一再要求驰入居庸关,以保证安全,但王振不准。后勤不续退至土木堡时王振下令移营就水,饥渴难忍的军士一哄而起,奔向河边人马失序,瓦剌军趁机发动攻势。明军只得仓促应战,军队伤惨重,王振被杀,英宗被也先俘去,兵部尚书邝埜、户部尚书王佐等66名大臣战,史称“土木之变”,也称“土木堡之变”。

土木之变后,明英宗沦为瓦剌军队的阶下囚,二线部队出身的于谦同文武官、内外臣拥立朱祁钰称帝,重新建立明朝政治核心。1450年(明景泰元年)放回明英宗,1457年,徐有贞、曹吉祥、石亨等发动夺门之变英宗复辟。

在太祖、成祖时代,明朝军队的领导权一直掌握在武将手里,但到了英宗时代,兴起的太监势力开始插手军队领导,为此武官集团精心策划了土木堡之变这场大阴谋,在大军撤退的关键时刻,原定来接应的总兵杨洪却不见身影,最终造成了土木堡惨败。王振身败名裂,从此太监集团再不敢直接领军,即使刘瑾、魏忠贤权势滔天,也没有亲自带过兵。在打击宦官集团的同时,文官集团也遭到了沉重打击,随驾的兵部尚书邝野、户部尚书王佐、侍郎丁铭、王永和以及内阁成员曹鼎、张益等五十余名高级文官被瓦刺。三杨辅政以来文官集团蓬勃向上的局面遭到严重打击。

相反,武官集团却在这场惨败中捞到不少好处,不但杨洪没有被追究责任,反被封为侯爵,后追赠颍国公,谥武襄。在土木堡之变之前的仁宗、宣宗时期,武官没有一个封公的,而在土木堡之变之后的景帝至宪宗时期,武将势力大幅增长,石亨、朱永先后晋封国公。

但是,从长远来看,武官集团玩的这出戏,彻底使皇帝失去了对他们的信任,明朝君主从此改变了朱元璋制定的文武平衡的国策改为模仿宋朝的文贵武贱,用文官来监视武将。经过几十年皇权和文官、太监的联手打压,武官集团衰落“正德以来,军职冒滥,为世所轻。内之部科,外之监军、督抚,叠相弹压,五军府如赘疣,弁帅如走卒。总兵官领敕于兵部,皆跽,间为长揖,即谓非礼。”